藝術家自傳范文《春華秋實》節(jié)選(4):童年記憶

 作品節(jié)選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18
星期六中午,放學了。母親正在新屋里礱谷,鄒國榮匆匆跑來,對母親說:
“娘,您給我一角六分錢。”
“你要錢干什么用呢?”母親問道。
“老師說我可以參加少先隊員了,要錢買紅領巾啊!”鄒國榮高興地說。
“好??!兒子進步了,娘支持你。”
“那您把錢給我啊。”鄒國榮催促著。
“娘后天給錢你拿去上學,現(xiàn)在你給弄丟了怎么辦,嗯?”
“嗯。”鄒國榮一溜煙跑了。
 
這天,鄒國榮剛進教室,就看見一群同學圍在黑板旁邊的墻壁前,爭相看著什么。鄒國榮走近一看,只見墻壁上貼著幾張習字紙,一張就是他自己的,還有幾張分別是李湘衡、鄒文茂、鄒添水等人的。看的同學都在評論著,夸鄒國榮的字寫得漂亮。看見自己的習字作業(yè)張貼在墻上,聽到自己的習字作業(yè)受到同學的夸贊,心里美滋滋的。

鄒國榮知道這里有母親的功勞,為了讓自己寫好字,母親在家里沒有尺子的情況下,用竹片子在斗紙上(村里把草紙叫斗紙)畫米字格供自己寫字,母親就著昏暗的煤油燈,畫了一張又一張。

“娘還手把手教我寫字吶,指出哪里寫好了,哪里有毛病。”

鄒國榮的母親李蘭香不僅認字,而且是初中畢業(yè),在當時可是少見的文化人。民國時期,窮苦人家的孩子,而且是女孩,能夠初中畢業(yè),真是稀罕事。怎么回事呢?李蘭香有五姐妹。李蘭香四歲時,家里窮,她父母擔心養(yǎng)不活,就把她送到尼姑庵。李蘭香小小年紀聰明伶俐,深得庵主喜愛。正值民國“婦女新生活運動”時期,庵主就送李蘭香去學校讀書,一直讀到初中。這也是1945年李蘭香母女倆剛來周塘村時,20歲的李蘭香光頭的原因。她們謊稱是得了奇怪的病頭發(fā)掉光了。多年后,鄒國榮猜想:可能是李蘭香正值青春妙齡,有文化,算是見過世面,不愿待在清幽孤冷的尼姑庵中,就跑出來,準備找個好人家嫁了過生活。
 
言歸正傳。放學后鄒國榮馬上給父母親報喜,說自己的習字作業(yè)貼堂了,拿了個第一名,父母親露出滿意的微笑,夸了鄒國榮一番。
 
鄒國榮的童年,在大人的呵護下,在老師的哺育下,在彩霞的映照下,在雨露的滋養(yǎng)下,就如花朵,不斷綻放著。其中偶爾也會遇上坷坎,遇上過蟲害,遇上過風侵雨蝕的傷害。

這天是星期天,南杰哥領著鄒國榮要去學校打小皮球,走到下街子時,鄒國榮說要去屎缸屙屎,村里把茅廁叫屎缸,是用幾塊木板橫放在屎坑上作為蹲位。鄒國榮匆匆忙忙急著要去打皮球,一不小心把小皮球掉到屎缸里了,他急著去撿拾,上身失去了平衡,腿上一滑,整個人掉進了糞坑里,怎么掙扎也掙扎不上來。在這危機之中,南杰哥見鄒國榮久久沒有出來,便來尋看。一看這情形,顧不了臟與臭,急忙探身木板下,把鄒國榮從屎缸里拉了上來,并牽著他去小河里沖洗。

李蘭香聽聞后,嘴里喊著:“冤枉造業(yè)(造孽),那么不小心,行的什么運??!”急沖沖從稻田地里趕到河邊,把濕漉漉的鄒國榮抱回家,燒了一鍋姜湯水再給他洗了一個熱水澡。老人說,小孩子掉進糞坑是很不吉利的事,必須炒爆谷來煞煞邪氣。于是李蘭香盛來稻谷炒成爆米花分發(fā)給小朋友們,小朋友都爭著來領爆谷,壞事反轉(zhuǎn)為喜事了。像這些自然傷害的小劫難,不如意的事情,鄒國榮身上發(fā)生過不止一次。

學生不斷增加,學校教室不夠用了,學校決定在西側(cè)再建兩間課室。為了減輕費用壓力和增強小學生們的勞動意識,學校組織學生去憑輋的瓦廠挑瓦,從學校到憑輋瓦廠來回有五公里,對八九歲的小孩子來說單單走路就夠受的了,莫說還要挑著沉甸甸的瓦塊。這次鄒國榮用小糞筐挑著一二十片瓦塊。昨天剛剛下了雨,走著走著,突然腳下一滑,一個仰馬翻,重重的滑倒,溜到坡下去了,好在坡上的小樹擋住,不然就滑溜到小河里去了。這時老師趕來,從小樹坡下把鄒國榮拉了上來,結(jié)果手腳都給樹杈子劃破了,腳上剮了一道很深的口子?;氐郊遥砂迅改赣H急壞了,母親撫摸著鄒國榮腿上的傷口,眼淚都流了出來,嘴里嘮叨著:

“學校怎么搞的!讓那么小的孩子去挑什么瓦啊,把孩子折磨得這樣喲。”
又責備起兒子來:
“你也是,一次挑那么多瓦干什么?你能挑得動嗎?走路也不小心,要是跌斷手腳怎么辦吶!”
父親急忙拿出刀傷藥來擦涂包扎傷口。
 
沒有多久,兩間課室相繼砌起來了,正等著清理工地。那天鄒國榮和鄒添水、鄒晉華、李耀青等幾個同學在學校追逐玩耍,捉迷藏。當輪到鄒晉華負責尋找時,另外幾個同學緊緊張地各找各的地方躲藏起來。鄒國榮看見新建課室窗戶那邊有一堆尚未清理的木頭木板,便蹲身在亂木頭里面。鄒晉華把藏著的同學一個個找出來后,只是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鄒國榮,當他來到新課室時,仿佛聽到亂木頭處有響動,便快速地朝那邊沖了過去,當鄒晉華一句“哈,你在這……”“里”字都還沒有說出,便被木板絆了一跤,只聽鄒晉華和鄒國榮同時驚叫起來:“哎呦!”“哎呦!”鄒晉華爬起來后,只見鄒國榮左手緊緊地捂住右手,鮮血從他的兩手中流淌出來,鄒國榮哭喊起來。一把斧子就橫躺在鄒國榮的腳邊,原來是給掉下來的斧子砍到了右手背上。鄒晉華知道闖了大禍,木立在那里,不知所措。鄒添水和李耀青忙扶著鄒國榮往家里跑。李蘭香聽見鄒國榮的哭喊聲,聽說被斧子砍傷了,趕忙從屋里沖出來,拉著鄒國榮的手,檢視傷口,一看鄒國榮右手背靠手腕處砍開一個大豁口,喊道:

“冤枉,真是造業(yè)啊,把手砍斷了可怎么辦??!”
看見母親這么著急,鄒國榮反倒安慰起母親來:
“沒事的,沒事的。”母親把傷口包扎好,嘴上還在不斷責罵著。這個口子給鄒國榮留下了終身印記。

一年級、二年級,鄒國榮在讀書、玩耍、長知識、學文化、受表揚、惹禍事中很快過去了。房間的墻上已經(jīng)貼滿了獎狀,這是留在歲月里的學習和成長印記。



 
藝術家自傳范文《春華秋實》節(jié)選(4):童年記憶

自傳回憶錄寫作一對一輔導創(chuàng)作與改稿潤色案例

虛構(gòu)的小說主題往往一句話的明確表達都沒有,讀者要從一個個場景中自己去感受,這也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。作為非虛構(gòu)的自傳回憶錄,開寫傳記認為,需要明白無誤地告知讀者,起到引領讀者的作用。...

查看詳細